133-6132-8881(刘先生)
句句恳切,字字千钧。时隔多年,再次回想起那激动人心的时刻,王建中依旧内心澎湃。“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勾勒出了经略海洋的总体框架和思想,也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、提供了根本遵循。”王建中深有感触地说,“总书记出了‘经略海洋’这个题目,我们必须要答好卷,交出一份‘海洋资源综合开发’成绩单。”
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,中集来福士立志研发和掌握更多“国之重器”,从传统的钻井业务不断转型升级,把触角延伸到了海洋油气、海洋渔业、清洁能源等多个领域:蓝鲸系列平台助力南海油气大开发,“长鲸一号”“耕海一号”“国鲍一号”以及“百箱计划”多座深水智能网箱相继投放,推动海洋渔业走向深远海。推出自主设计的“3060系列风电安装船”,提供平价时代的适用于各种海域的经济型装备,承建全球最大最先进的风电安装船,进入国际主流市场……
“近两年来,中集来福士的新订单中有40%来自海上风电,这是我们‘海工自信’的体现,更是海工能力的延伸。”王建中说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、面向经济主战场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,中集来福士并非只是简单嫁接传统海工装备技术和经验,而是以持续的自主创新在更多新动能领域吹响从“跟跑”转向“并行”甚至“领跑”的号角。
“牢记总书记嘱托,走自力更生、自主创新之路,保持企业战略与国家政策同频共振。我们也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,经略海洋大有可为,我们有信心建造更多大国重器。”对于未来发展,王建中信心满满。
深情厚望,殷殷嘱托。多年来,中集来福士扎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、重要指示精神,聚焦经略海洋奋力突破,让企业在海工装备领域持续保持优势,核心技术不断实现新突破,引领全国海洋产业浪潮,阔步向大海洋产业延展。
依海而生,向海而兴。海洋是烟台最鲜明的特色,烟台拥有1071公里的美丽海岸线以及全省20%以上的海域面积、30%以上的沿海区市、40%以上的海岛面积,这是烟台经略海洋的底气所在,也是烟台的优势所在、潜力所在、未来所在。
城以港兴,港为城用。
港口是烟台得天独厚的优势,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,港城融合已成为经略海洋战略在烟台演绎的最精彩实践,一幅以港口为综合资源平台、加速港产城融合发展的壮阔图景,正在悄然铺展:
10大港区中,8处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,已与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个港口直接通航。拥有生产性泊位244个,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10个,不同等级的泊位达到或接近国内外同类码头最大靠泊等级。2021年,全市港口实现货物吞吐量4.23亿吨,其中集装箱吞吐量365万标箱,分别较2012年增长56.7%、97%,港口货物吞吐量在全国沿海港口中由2012年第12位上升到第8位。烟台港已成为全国进口铝矾土第一大港、全国第一大对非贸易港、全国最大的化肥装船港、沿海第三大商品车出口港。当前,烟台港正在积极拓展临港产业、航运服务、保税贸易等功能,建设公、铁、水及管线一体化集疏运体系,预计到2025年,货物吞吐量突破5亿吨,集装箱吞吐量达到410万标箱,打造成为立足环渤海、对接东北亚、辐射中西部的现代化物流中心。
关心海洋、认识海洋、经略海洋,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,烟台始终把海洋生态保护摆在首要位置,躬身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。
十年来,烟台把“生态保护”作为第一要务,把“绿色发展”作为根本前提,不断加强海洋空间资源管控、生态保护修复,积极推进生态护海、实现海洋环境美。积极推进美丽海湾建设,建立湾长制工作体系,统筹推进陆海污染协同共治,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由88.5%提升到94.9%。每年组织开展公益增殖放流活动,累计放流半滑舌鳎、黑鲷、对虾等水产苗种100亿单位,有效修复海洋渔业资源、改善海洋生态环境,全市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达到8处,保护区面积2.56万公顷,生态渔业养殖面积发展到60万亩,年产值突破100亿元。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入选国家级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实践创新基地,2021年底,在全省率先实现集中供暖清洁能源全域替代、生活垃圾分类和污水处理全域覆盖。如今的长岛,多年未见的大叶藻、海萝等藻类丛丛簇簇布满海岸,白江豚、鲸鱼等结队现身,东方白鹳、斑海豹、黄嘴白鹭等种群数量明显增多,鲍鱼等野生海珍品、渤海刀鱼等传统鱼类资源出现不同程度恢复……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正在绘就。
乘风破浪,筑梦深蓝。近年来,烟台将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转化为生动实践:现代海洋渔业、海工装备制造、海洋交通运输等产业奋力实现突破;围绕构建“一核引领、两翼突破、七湾联动”的陆海统筹发展格局,打造海洋牧场示范之城、海工装备制造之城、海洋旅游品牌之城、海洋环境优美之城。
激情水花,浪尖跳跃;发展浪潮,梯次奔涌。蓝色的海洋,承载了一代又一代烟台人的无限期待和美丽梦想。
站在新的起点上,烟台将汇聚变革力量,扬起“蓝色”风帆,为建设海洋强国作出更大“烟台贡献”。